媒体+赋绿水青山“生态”新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作者:本报记者 常湘萍 杜一娜 发布时间:2025-08-26 11:39
分享到:

  中国吉林网《“吉林一号”卫星新闻|“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系列报道。


  潮新闻客户端创意融媒产品《矿坑重生记》,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姜军的数字人分身“老姜”带领读者一起翻开一本关于矿坑“重生”的手账。


  福建省三明市融媒体中心通过AI辅助制作的三明城市品牌宣传主题曲《如画三明》MV。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全国生态日特别策划、关注珍稀濒危植物科普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线上展……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日子。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特殊日子里,全国各级主流媒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与精彩报道,在全面呈现20年来我国各地践行“两山”理念的实践成果的同时,创新表达方式,使生态文明理念传播更多元化,为炎炎夏日带来了一股“绿色清新”之风。


  特色赋能 生态文明差异化表达


  “2023年,浙报集团组建‘第一视点’战队,下设‘生态文明组’专职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解读阐释和报道。”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金波介绍浙报集团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前夕推出的《第一视点》栏目时说,开篇《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余村十八年》从老典型中挖掘新故事,展现安吉县余村在“两山”理念指引下的精彩蝶变,全网传播量超千万。2024年及2025年该栏目又相继推出《在这里看见乡村未来——余村又一年》《生态兴则文明兴——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之际》等内容,持续迭代深化余村报道,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凝聚人心。《浙江日报》记者采写的《丽水发布全国首份村级GEP核算报告 1.6亿元!这个村的绿水青山“有价”》《浙江,全国首个生态省》等将生态保护直接转化为经济收益的报道,极大地增强了“两山”理念传播的说服力。

  而中国吉林网在生态文明差异化表达方面则是以“旗舰物种保护”为切入点,推出系列深度报道,生动展现吉林生态修复成果。“作为生态环境的风向标,中华秋沙鸭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旗舰级’指示物种。”吉林省互联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燕介绍,中国吉林网连续多年跟踪报道,推出了《吉镜头|珍贵一刻!“国宝”鸭跳巢》《长白县:中华秋沙鸭产卵孵化实时监控记录珍贵瞬间》等内容,凸显“吉林蓝”“生态绿”对“国鸭”的守护。《虎豹长啸大王归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两周年》《数据会说话:这个国家公园,东北虎数量翻倍》等系列报道中每一个数字的跳动,则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温暖故事。

  “我们的‘生态云南系列报道’‘云南生物多样性系列报道’‘云南国家公园系列报道’等专栏,因系统性强、画面生动、内容丰富,宣传效果较好,成为《云岭先锋》的品牌栏目。”《云岭先锋》杂志社社长杨梅总结道,除了在刊物上进行宣传,《云岭先锋》杂志社的新媒体报道也持续发力。在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期间,其策划实施了“多样地球 多彩云南”COP15融媒体报道,组织记者深入30多个县(市、区)基层一线,挖掘采访物种保护背后的故事。报道结束后还精选优秀作品,出版了《不负青山——云南保护生物多样性故事》一书,进一步提升了传播力、影响力。

  除本地报道外,各级媒体机构对于“两山”理念的传播还在联合报道方面持续发力。

  浙报集团通过潮新闻联合全省11市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推出“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走田塍、看治水、进深山、访农户,聆听基层百姓点绿成金的获得感;中国吉林网联合黑龙江东北网、河南大象新闻、湖南红网、江西大江新闻、重庆华龙网、安徽中安在线、浙江潮新闻、广西云、陕西网等省(区、市)级重点新闻网站,共同推出“跟着‘国宝’飞越生态中国——中华秋沙鸭的十省区市迁徙纪”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国鸭原来是这样的宝##跟着国宝飞越生态中国#等话题阅读量达1000万+。

  浙江、吉林、云南、福建等省份主流媒体关于“两山”理念创新实践的报道地域特色鲜明,不仅延续了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的传统,更在表达方式和内容深度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技术赋能 生态传播形式创新


  近年来,在“两山”理念的创新报道实践中,大数据、数字人、VR、AI等技术手段为全媒体报道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依托传播大脑、融媒众创空间等技术平台,我们制作生产了一系列具有科技感的内容和产品。”金波说,今年8月,潮新闻客户端推出创意融媒产品《矿坑重生记》,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姜军的数字人分身“老姜”带领读者一起翻开一本关于矿坑“重生”的手账。而《换个姿势看浙江!这次,我们坐船出发》,则是以数据图表、精美海报等形式,铺叙大运河的悠闲、西溪湿地的野趣、富春江的诗意、钱塘江的赛博朋克、东海的壮阔,相关微博话题#在杭州可以cityboat去上班#阅读量过亿。

  在使用融媒体技术传播“两山”理念方面,中国吉林网全力依托“大数据中央厨房+AI智媒实验室+融媒创新工场+移动超级编辑部”四位一体的富媒体内容生产和全媒体传播体系,创新传播形态,增强传播沉浸感,着力让“两山”生态理念多元触达。“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在长白山天池开冰季,我们通过多路慢直播镜头,带万千网友云游天池壮美风光。”张燕表示,中国吉林网还推出了

  《“吉林一号”卫星新闻|“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系列报道,通过60万米高空的“吉林一号”卫星航拍,以全媒形式呈现吉林冰雪故事。《吉网策划|AI创想生态长卷的吉林“两山”答案》专题则是运用大数据与AI技术,让生态数据“来说话”。

  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三明市融媒体中心麒麟AI工作室,通过AI辅助制作了三明城市品牌宣传主题曲《如画三明》MV。“MV让读者观众们走进如画三明,感受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一经发布就获得了广大网友大量转发和评论。”王克新介绍,三明市融媒体中心现已将AI技术贯穿“策、采、编、发”全流程辅助内容生产,大幅缩短了制作周期。同时,中心十分注重人才培训和理念革新,2025年组织了多场关于AI技术运用的内部培训。

  大数据可视化成为解读生态变化的新语言,AI辅助内容生产不断普及应用……这些新技术的不断普及应用不仅突破了地理空间限制,还大大提升了“两山”理念传播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价值赋能 生态理念转化应用


  “浙报集团将传播链条从宣传报道延展至各类线上线下活动。”金波说,为加深青年群体对“两山”理念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领悟,浙报集团连续多年与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组织开展“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活动。

  2022年浙报集团还推出“打包绿水青山,快递一份给你”融媒体传播活动,携手快递企业将10万份贴有“绿水青山”面单的快递包裹寄往全国各地。2023年8月,潮新闻推出“浙”里山河多姿多彩线上挑战问答活动,以潮新闻吉祥物“潮奔奔”为第一视角,带用户一起阅读绘本《“浙”里山河多姿多彩》,引发用户高度参与热情。

  “我们始终以‘记录生态变迁、传播绿色理念、凝聚环保共识’为己任,聚焦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及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张燕说,中国吉林网以“生态+文旅”“生态+农业”的创新模式,着力让“两山”理念落地生根。例如,联合新华网策划推出了《六片雪花看吉林》系列报道,解码“冰雪+赛事”“冰雪+康养”等融合路径,诠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路径。

  “在推动‘两山’理念践行中,我们始终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纽带,通过具象化案例、场景化叙事,让抽象理念具象为可感知、可复制的路径经验,促进生态理念深层转化。”杨梅介绍说,如聚焦“普洱咖啡推进‘有机种植+雨林认证’”“传承千年的元阳梯田‘稻鱼鸭’共生系统”“华坪芒果‘黑转绿’推动群众增收”等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推出云南加快发展“绿电+先进制造业”、建设“绿色铝谷”“光伏之都”等亮点经验报道;关注怒江州独龙族村民变身生态管护员,发展草果、蜂蜜等林下产业,实现大幅增收的故事,展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

  在践行“两山”理念方面,三明市融媒体中心努力以新闻报道参与当地绿色经济发展,注重以“新闻+”的形式带动当地特色生态文旅项目发展。例如,报道万安镇建立“一鸭一菜一树一米”特色产业格局,构建立体式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报道对常口村、蛟湖村以及泰宁县际溪村、明溪县等地的生态文旅项目,促进当地农旅融合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等。

  当下,生态传播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正从活动式宣传向文化浸润转变。各级媒体机构的报道,为“两山”理念提供了丰富的地方注解,不仅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更通过创新表达、深度解读和跨界创新探索,推动了生态理念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行动的转化。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新媒体矩阵:   

  • 微信: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高低音  
  • 版话儿  
  • 传媒瞭望  
  • 广电家  
  • 印业独家  
  • 中国农家书屋  
  • 版人版语  
  • 好书品读  
  • 发行观察   
  • 微博:  
  • 新闻出版广电报   
  • 学习强国: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今日头条: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集团旗下品牌新媒体矩阵:     

  • 中国出版  
  • 广电视界  
  • 中国新闻出版之家  
  • 读友汇  
  • 全民阅读媒体联盟  
  • 妈妈导读师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华讯传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出版》杂志社   |    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   |    妈妈导读师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