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范燕莹)8月17日,由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主办的“魔法世界的深度漫游:《J.K.罗琳的幻想文学作品研究》新书分享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北京大学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林品,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刘梦霏,科幻作家、中国科幻银河奖获得者王诺诺参与对谈。本活动由上海《东方电影》杂志社执行主编董牧孜主持。
活动嘉宾对谈分享(中译出版社 供图)
《J.K.罗琳的幻想文学作品研究》是“哈迷”林品深耕罗琳作品十余年的心血之作,更是献给中国“哈迷”的一份厚礼。书中深度探讨了众多哈迷感兴趣的核心问题,充分解读了猫头鹰、火龙、凤凰等意象,并且从比较视野中,分析了“哈利·波特”与“魔戒”“纳尼亚传奇”等奇幻文学的异同。
主持人董牧孜表示:“这(‘哈利·波特’系列)是小朋友们进入文学世界很好的入门读物。”
作者林品分享了他遇见“哈利·波特”的契机。哈利像是一位老朋友,陪伴自己从12岁走到17岁。林品在书中追溯了四大学院的起源,发现这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密切相关。他采用弗洛伊德和马尔库塞的理论,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重读“哈利·波特”系列作品。2021年,在时任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孙士聪老师的建议和支持下,林品在首师大开设了《哈利·波特与西方文化》的课程。林品表示,未来仍会深耕中西文学比较研究。
刘梦霏表示:“《J.K.罗琳的幻想文学研究》成了一本‘哈迷’百科全书,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扎实的历史文化知识。……这本书就像是一辆驶向霍格沃茨的特快列车,从哈利·波特的世界切入,让大家看到了古希腊人、古埃及人、凯尔特人等构筑的复杂世界。”这部作品集中展现了林品在比较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哈迷”们愿意从这个文本出发,了解“哈利·波特”背后的社会文化,并与作者产生共鸣。作为粉丝型学者,林品很好地做到了“哈迷”身份和学者研究的平衡。
王诺诺表示,“阅读让人们种下对知识和世界好奇的种子,你不知道这颗种子什么时候会长成参天大树,但阅读带给你的体验,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好奇,必将让你受益终身。”《J.K.罗琳的幻想文学研究》正是以兴趣为起点、引导读者走向深度阅读的入口,它更能帮助读者在短视频冲击的时代,沉静心灵,深入探索“魔法世界”背后的丰富内涵。
近年来,中译出版社在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出版了多本好书,《哈利·波特与历史》《探寻希腊人》《维京之心:斯堪的纳维亚人与海洋帝国》等均在读者中广受欢迎。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新媒体矩阵:
集团旗下品牌新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