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茨《6183,请勿打扰》:探讨当代女性困境与出路

作者:李婧璇 发布时间:2025-08-22 16:52
分享到:

本网讯 (记者李婧璇)8月18日,“危机四伏的世界,‘她’出路何在?——《6183,请勿打扰》新书分享会”在沪举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弋璇以及青年作家、翻译家周嘉宁,为读者一同揭开欧茨最新力作《6183,请勿打扰》的神秘面纱,深入探讨了当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困境与出路。

     

截屏2025-08-20 153810.png

《6183,请勿打扰》新书分享会现场,王弋璇(中)、周嘉宁(右)(人文社供图)


分享会伊始,王弋璇和周嘉宁都分享了自己首次接触欧茨作品的经历。周嘉宁表示,初读《狐火》时,就被欧茨笔下的少女心事深深触动,而没想到现在阅读新作《6183,请勿打扰》,又能对书中39岁的女主人公汉娜产生深切的共情,可见欧茨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十分细腻精准。她的作品涵盖了各年龄段、各阶层的女性,她们面对各自的困境作出艰难抗争,“全景式”地构成了美国的社会画卷。

谈及新书《6183,请勿打扰》与欧茨以往著作的异同,王弋璇表示,相较于早期的《奇境》等大部头,新作更流畅易读、引人入胜,在叙述上也更为细致,实现了从现实主义到心理叙事、从外部到内部的无缝切换,更具真实性和震撼力。而欧茨对犯罪、女性以及新闻事件的关注则是在创作生涯中一以贯之的。她对暴力事件的反馈与当下社会高度契合,其“女性福克纳”的称号可谓名副其实。

本书的中文书名《6183,请勿打扰》选取了6183号房间这一贯穿全文的意象,也是汉娜与情人Y.K.幽会的地点。王弋璇表示,在欧茨的小说中,空间具有了象征意义,体现出女性摆脱客体地位的抗争。而欧茨习惯通过对空间的聚焦,对现实的描绘,启发读者的反思,而非诉诸道德说教。

小说中的汉娜试图逃离死板的生活,寻找新鲜的刺激,从一个房间(家)走向另一个房间(6183),但在看似自由的背后,实际上她还是在封闭的空间打转。周嘉宁指出,汉娜真正自由的时刻,反而是在自己的车里,她在城市中穿行,与外部世界产生交流,随时可以选择下一个路口该怎么走。欧茨的空间书写为女性追求自由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对于女性如何突破困境,寻找理想状态,王弋璇认为,女性摆脱这种状态的最佳方法便是读书,通过阅读思考,建立起主体意识,避免在无意识中被卷入漩涡,从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尽管欧茨在国内读者中不如莱辛或库切那样广为人知,但王弋璇和周嘉宁对她的作品高度评价,也希望欧茨能够触达更多读者。王弋璇一句精炼的推荐语点明了本书的价值:“走出我们的舒适区,走进自己的无意识,唤醒自己的主体意识,成为有主见的人。”周嘉宁也强调:“欧茨的书都是很好读的,读了开头就会想一直读下去。”

作为本书出版方,人民文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这部直抵女性内心、充满社会意义的力作,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场深刻而震撼的阅读体验。“人民文学出版社期待通过这部作品,引发更多对女性困境、社会议题和人性深度的思考。”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新媒体矩阵:   

  • 微信: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高低音  
  • 版话儿  
  • 传媒瞭望  
  • 广电家  
  • 印业独家  
  • 中国农家书屋  
  • 版人版语  
  • 好书品读  
  • 发行观察   
  • 微博:  
  • 新闻出版广电报   
  • 学习强国: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今日头条: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集团旗下品牌新媒体矩阵:     

  • 中国出版  
  • 广电视界  
  • 中国新闻出版之家  
  • 读友汇  
  • 全民阅读媒体联盟  
  • 妈妈导读师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华讯传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出版》杂志社   |    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   |    妈妈导读师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