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造纸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在原材料供应、市场竞争格局以及纸浆市场动态等方面均呈现出复杂且多元的态势。深入剖析这些现状与变化,对行业从业者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合理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原材料供应之变:
自产浆持续攀升
近年来,我国造纸业在原材料供应领域经历着深刻且积极的变革。国产木浆产量稳步增长,自产浆在纸浆供应体系中的占比持续攀升。以2023—2024年为例,国内纸浆总需求量稳定维持在5700万吨左右。在此期间,进口浆与国产浆产量呈现出此消彼长态势:进口浆在总需求中的占比降至46%,国产浆占比跃升至54%。尤为突出的是,2024年新投产的国产浆和自产浆总量高达550万吨。这一系列数据变化,反映出中国造纸业降低了长期以来对进口纸浆的依赖程度,增强了国内纸浆供应体系的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有效规避了因国际市场动荡可能引发的供应中断风险,为造纸业稳健前行筑牢根基。
国产木片供应潜力正逐步释放。随着国内纸浆生产领域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可用于造纸的木片种类得到极大丰富,从过去主要局限于松木、桉木等常见木片,发展到如今涵盖十几个品种的多元化格局。这一技术突破,使国内木片供应在面对各类市场变化时,具备更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为国产浆成本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自产阔叶浆最低综合成本已成功控制在410美元/吨左右。虽相较于部分国外低成本产区稍高,但该成本涵盖生产、运输等全部环节费用,无论是用于企业自身生产,还是投入短距离市场运输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经济性。针叶浆成本下降同样显著,最低可达500美元/吨,与北欧和加拿大等传统高成本浆厂相比,优势明显,极大提升了国产浆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市场结构呈新态:
把握机遇化解挑战
我国纸浆市场,在2024年呈现出极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阔叶浆在推动价格走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进入价格走势的第二阶段,针叶浆与阔叶浆价格走势开始分道扬镳,出现明显分化。下半年,两者价格差距急剧拉大,这一现象迅速成为市场的主导态势,吸引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各方探讨的焦点。
回顾以往,在2023年之前,每当有新的浆产能计划投放时,市场往往提前半年至一年就出现强烈反应,纸浆价格随之大幅下跌,这反映出当时市场各方对产能增加的极度恐慌与过度反应。但2024年情况截然不同。市场价格在上半年保持相对稳定,直至7月两条新生产线正式投产,当月纸浆价格才出现一定幅度下滑。这表明在2024年,无论是纸浆供应方还是需求方,对新产能投放都表现出更为理性的态度,市场反应也相对平稳。此外,从全年来看,纸浆价格波动幅度相较于以往年份明显收窄,这是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预示着我国纸浆市场正逐步摆脱过去的无序与动荡,迈向更加稳定、有序的发展轨道。
2024年,针叶浆的现货、期货及美元外盘之间的价格倒挂现象逐渐成为常态,这一特殊市场现象引发行业高度关注。尤其随着今年双胶纸期货即将上市,这将不可避免地促使产业客户更加深入、全面地参与期货交易。对广大企业而言,这既是拓展业务渠道、提升市场参与度的全新机遇,也带来了交易风险增加、市场波动应对难度提升等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需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谨慎应对,把握机遇,化解挑战。
从市场交易数量层面分析,我国市场在2024年对全球化学浆发运量产生显著影响。数据显示,全球化学浆发运量同比下降65万吨,其中中国市场进口量减少255万吨,欧洲市场进口量增加155万吨。受此影响,中国市场在全球化学浆市场中的占比虽小幅下降至39%,但仍稳居世界首位,欧洲市场占比为24%。我国纸浆进口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降幅达7%,其中针叶浆下降幅度尤为显著,高达10%。这一数据变化值得行业从业者高度重视。回顾历史数据可知,自2019年以来,针叶浆到货量和进口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在阔叶浆方面,进口量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为5%。尽管如此,从长期发展趋势看,阔叶浆进口量整体仍处上升通道。在阔叶浆市场中,自产浆的作用愈发关键,已成为左右市场格局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发展态势对整个阔叶浆市场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从市场供需的视角审视,中国造纸行业内部竞争过度“内卷”,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产能过剩现象日益突出。长此以往,将对中国造纸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产生不利影响。构建一个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行业命运共同体迫在眉睫,成为行业各方亟待携手攻克的重要课题。
(作者系中国纸业纸浆决策委员会主任、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新媒体矩阵:
集团旗下品牌新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