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在“暖蜂驿站”找到读书之所,科学家在书吧深研读书之道,追梦人在改革沃土收获读书之用——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作者:本报记者 徐平 文/摄 发布时间:2025-04-18 09:17
分享到:

  4月13日,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区艺术设计馆,读者翻阅书籍。


  人间四月天,南国鹏城,春风拂面。与春风并肩,书页在读者的指尖蹁跹。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鹅湖畔的清晨,早起的学子依序排队进入湖畔书吧,来此读书学习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我们的校园书吧、公园书吧、地铁书吧等新型阅读空间业态,已经逐渐成为与大型书城业态双线并行的运营结构。”近日,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汉隆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书城业态重在建设阅读地标,书吧业态重在服务差异化的阅读需求。大书城与小书吧双线发力,合力推动全市公共阅读服务,持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阵地建设。

  深圳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以深圳读书月作为全民阅读推广的品牌标识,在已有的6座深圳书城和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之上,扩大全民阅读推广渠道,用实践讲述全民阅读战线“春天的故事”。


  以阅读之力筑城


  在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葵新社区“暖蜂驿站”,快递小哥在午休之际,利用阅读给自己“充电”。在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出版集团的推动下,全市18家“暖蜂驿站”面向新就业群体,将公共阅读融入驿站服务场景之中,形成劳动者服务驿站与全民阅读的有机结合。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海斌说:“读者既需要‘短平快’的信息产品,更需要成体系的知识服务。在深圳这座‘爱阅之城’,生产生活与全民阅读相辅相成,大家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城市高效运转的生产力。”

  以“暖蜂驿站”为缩影,深圳逐渐形成大型书城、特色书吧、阅读驿站组成的全民阅读阵地,提供青年阅读、职工阅读、妇女阅读、亲子阅读、银发阅读、特殊阅读等多元公共阅读服务。

  “深圳的全民阅读推广不仅有广度和深度,还讲求精度与温度。”唐汉隆介绍,2016年4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将“阅读统筹保障”作为主旨主线精神,从立法层面为各类读者提供阅读权益保障;2023年相继发布的《深圳市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工作实施意见》《深圳全民阅读进基层、进系统、进机关、进一线、进场所行动计划》则将阅读资源有效下沉、有效配置、均衡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实现阅读为少年“扶德”、青年“扶智”、中年“扶业”、老年“扶爱”的精准适配。

  已建成的深圳书城罗湖城、中心城、南山城、宝安城、龙岗城、龙华城,和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业的粤港澳大湾区地标级文旅目的地、全新一代文化综合体“湾区之眼”,将城市的“阅读客厅”打造成为覆盖面广泛的读书“朋友圈”。如深圳出版集团在各大书城举办的全国新书首发活动,通过阅读带动出版发行业的“首发经济”效应;深圳书城龙华城与美团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覆盖基层社区的发行配送“毛细血管”。

  以深圳读书月的创立为起点,该市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从新闻出版系统出发,联合党政部门、图书馆系统、青工妇幼组织,已走向社会化共建共享的发展道路,并因时、因地、因势,开辟出分级、分层、分域、分众的阅读单元与阅读网格,形成公共阅读服务广覆盖、深下沉、精匹配的格局。

  “以读书为荣,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念;以读书为乐,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以读书为用,成为我们的成功阶梯。”在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王京生看来,上述三者是号召全民阅读、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满足个人幸福感的重要内容,更是创办深圳读书月的核心宗旨。


  以阅读之力创新


  “小学寒假第一个词是‘寒假作业’,基本都是放假第一天一口气写完;第二个词是‘读书’,大把寒假时间都是用来读书。”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颜宁在2025年寒假之初,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阅读记忆。探究颜宁的阅读经历不难发现,广泛的阅读不仅拓宽了她的知识面,更培养了她的想象力与思考能力。

  没有阅读就没有科学,科学攀登背后是科学家丰富的精神世界。沿着颜宁的足迹,记者来到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所建的光明科学城,在这里探寻阅读与科学的共生关系。“阅光同行”作为光明区全民阅读品牌标识,通过科学阅读提升专业能力、科创阅读提高创新动力、科普阅读普及前沿知识、科幻阅读赋能文学想象,为光明科学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当科学家走出实验室、工作室,听到周围吟诵着的白居易的‘浔阳江头夜送客’、看到灯下读者正在捧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前沿科技的光谱与城市阅读的灯光交相辉映,共同映照出城市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这是一幅多么让人神往、又催人奋进的光明场景。”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赵东如是说。

  科学需要创新,全民阅读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机制也需要创新。在专业阅读收获知识、经典阅读启迪智慧、大众阅读娱乐情操的基础之上,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与阅文集团等机构合力开发数字阅读、网络文学领域的优质内容,以新载体、新业态、新服务,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云端阵地建设。

  云端之下,以紫陌书吧、迁鸟书吧、白鹭坡书吧为代表的公园书吧业态,以湖畔书吧为代表的校园书吧业态,以百姓书房为代表的党群服务中心书吧业态,与大型书城所打造的读书“朋友圈”形成差异化发展,实现阅读资源、阅读社群、阅读场景的精准适配。唐汉隆对记者说:“集团的书吧产品线作为深入基层的新型阅读空间,形成共建共享工作机制,将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阵地建设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唐汉隆表示,全民阅读推广塑造了城市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环境,为引才引智“栽下梧桐树”,让“读书有用论”成为实现人生理想的阶梯。


  以阅读之力筑梦


  回望深圳经济特区45年的建设发展足迹,是一首个人阅读求知、知识改变人生、城市聚力前行的“春之声协奏曲”。深圳人用自己遵循的经世致用的读书价值观,将所学与所用、求真与求实相结合,深耕鹏城沃土。

  追逐“读书有用论”的理想,深圳党员干部践行示范如何将阅读之力转化为实用的生产力,赋能城市发展。深圳干部读书周、“书香政协”等活动助推深圳全民阅读“五进”行动,让字里行间的智慧转化为事业奋斗的能量。周海斌介绍,在深圳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大力推动下,“书香政协”始终以构建知识体系、培育读书氛围、涵养书香之风为己任,以深圳市政协委员工作站为阵地,传播“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价值理念。

  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组织编写、深圳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至今已连续出版10部,系统记录了一座城市的阅读精神史。《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深圳阅读指数得分为102.24分。其中,全民阅读基本建设统计数据得分为67.3分,居民阅读行为调查数据得分为34.94分。结合历年统计数据观察分析,稳步前行是深圳阅读指数发展趋势的总体特征。

  阅读统计数据的背后,是一座城市读书之风的培育。“阅读之力的培育也是一种战略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潜移默化地赋能千行百业。”唐汉隆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多位专家和行业人士都表达了一种观点:良好的全民阅读环境培养,让深圳市民形成读书习惯,这种习惯间接培育了纸质图书与数字读物的销售市场。作为销售市场的内容供给侧,出版单位又将经济收益投入到更多的全民阅读公共服务领域。

  深圳读书月期间举办的深圳书展,在不同场景下举办的阅读市集,实现了全民阅读与图书销售的良性互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

  在深圳书城中心城的24小时书吧,一盏盏书香的小夜灯照亮了中央商务区的夜空。记者透过灯光,抬头望向窗外,明天又是晴天。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新媒体矩阵:   

  • 微信: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高低音  
  • 版话儿  
  • 传媒瞭望  
  • 广电家  
  • 印业独家  
  • 中国农家书屋  
  • 版人版语  
  • 好书品读  
  • 发行观察   
  • 微博:  
  • 新闻出版广电报   
  • 学习强国: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今日头条: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集团旗下品牌新媒体矩阵:     

  • 中国出版  
  • 广电视界  
  • 中国新闻出版之家  
  • 读友汇  
  • 全民阅读媒体联盟  
  • 妈妈导读师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华讯传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出版》杂志社   |    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   |    妈妈导读师   |    版权声明